潮新闻
7月19日,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》重磅发布,再次释放中央对民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的强烈信号。温州作为民营经济重要发源地之一,正积极主动谋发展、谋改革、谋创新,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、再谱改革开放新篇章。潮新闻走进温州“5+5产业”,探究传统产业改造提升、新兴产业蓄能发展新做法,寻访温州民营经济“新”活力。
“0到1”实现原始创新,“1到N”完成应用转化,作为温州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命健康产业在一步步突破中,萌发出惊人生长力。2021年,温州生命健康产业首次突破千亿,去年实现总营收1422.65亿元,生命健康企业和机构超过4万家。
【资料图】
无论是0.12毫米的“无痛”针尖产品,补齐大分子药研发成果产业化空白的CDMO生产基地,还是为眼健康产业链全覆盖努力中的中国眼谷……记者走访温州生命健康企业和平台,感受到当地打造浙南闽北赣东生命健康产业高地的决心和实力。
纸片厚度的“无痛”针尖
在浙江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,大大小小的机械手臂和自动化设备不停忙碌着,闪着银光的针尖成排从磨床中生产出来。其中最细的针管外径仅有0.15毫米,相当于普通打印纸厚度,患者在使用中几乎没有痛感。
要想做出这么细的针尖并非易事。“磨刃”是极为关键的环节,直接关系到针头的成型效果和损耗程度。从最初“磨刃”依赖技艺纯熟的老师傅,3个工人同时手工操作1台设备,每天生产20多万支针头;到如今依靠智能化磨床设备,1个人就能同时管理3台机器,每台设备日产100多万支针头。
如今,企业与专业设备研发团队合作开发的智能化磨床,已经升级到第四代的“数字化+自动磨刀”磨床,针尖越来越细,产品不良率越来越低。
把产品做成行业标杆的同时,康德莱也成了标准制定者。近年来,康德莱参与起草中国制造医用不锈钢标准,注射针、静脉输液针等4项国家标准,以及一次性使用麻醉用针活检针、无菌牙科注射针等11项行业标准、8项团体标准。
“十年磨一刃,康德莱已经磨了36年,还会一直磨下去。”企业总经理张勇说,好产品带来好市场,企业每年生产各类医用针管超过100亿支,产品除了国内销售,还出口到全球50多个国家与地区。
填补大分子药物产业化空白
位于温州基因药谷的CDMO生产基地,虽然还在建设中,就已经接到了大订单:生产上海联合赛尔生物总额3亿元的注射用人生长激素冻干药剂。而以往,类似这样的大分子药研发成果产业化都是在外地进行的。
CDMO是合同研发生产组织,相当于医疗领域的生产代工厂。医药产业,尤其是新药研发,周期长、流程复杂,为了和时间赛跑,CDMO是一种有效提效降本的服务方式。
那么,温州细胞调控因子类药物研发及产业化的空间有多大?得先看看温州的研发实力。
过去30年,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带领团队世界首创将“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”家族开发为临床药物。依托李校堃在细胞生长因子创新药物领域的国际领先优势,两大国家级塔尖平台“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和蛋白质制剂国家工程中心”和“大分子药物与规模化制备全国重点实验室”落地温州。这两大平台现有10余个生长因子品种在研究孵化,仅前者已有多个生长因子新药和医疗器械上市,创造产值超过50亿元。
“不仅未来待开发的本地市场很大,还能集聚一批国内外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企业到温州研发投产。”负责CDMO生产基地运营的佰诺创睿(温州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树民说。
相信随着今年10月本土首个CDMO生产基地建成投产,温州将真正拥有从“前端研发-小试中试-临床研究-产品上市”的生物药创新制造能力,让全球塔尖技术的转化成果留在温州。
小眼球推动大产业
在中国眼谷产品展示中心,一台“校园近视智慧筛查设备”摆在小小的展示台上,并不惹眼。然而,它却拥有守护温州百万学生视力的大能量。在温州各大中小学校,都配备了同样的“校园近视智慧筛查设备”,自动寻眼、自动对焦,22秒即可完成双眼检测。
这台由浙江清大视光科技有限公司研发、生产的智能化检测设备,自2018年以来,已经为温州110万中小学生做过近视普查并建档。作为第一批入驻中国眼谷的科技型企业,清大视光与中国眼谷共成长,目前企业市场估值已超10亿元。
得益于中国眼谷专家团队的助力,清大视光搭建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平台”,所有的检测数据自动收录到平台,方便教师、家长、医生同时了解。站在中国眼谷的平台上,这套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解决方案”已经向全国中小学校推广。
这么快的速度影响全国市场,与其背后的大平台紧密相关。中国眼谷是全国首个眼健康领域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化平台,自2020年6月30日开园以来,已成长为全国眼健康产业集聚地。平台内现已落地193家科技企业,包括京东方、珍视明、兴齐眼药等,以及20余位院士、长江学者、海外高层次人才注册落地科技型企业(项目)。
为了带动“小眼球推动大产业”,尽快实现眼健康产业链全覆盖,中国眼谷加快帮助入驻企业的创新成果产业化,先后与世界500强、眼科领域头部企业共建32家上市企业联合研究院,引入76家投资机构,组建规模达27亿元的眼谷基金,孵化近210项科技转化项目。
(监制 徐健 策划 解亮 周琳子 文字 周琳子 邹安琪 张银燕 制图 陈姝彤)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标签: